过春节,兄弟们必然会面对各种酒局,而其中最难以应付的就是和老丈人较量的那一场。
无助而又弱小的我们
在这场酒局中,你我需将生死置之度外,抱着一股就义的心态,喝到半斤开外,一切只为换来长者的一句“行,你这小子靠谱,我姑娘在你身边我放心!”
而如果你想让几年的春节不像往年那样悲壮,那我建议你可以试试带着下面这款老酒回家拜年,相信我,它能轻松撂倒喝惯了五粮液的老丈人??
这坛酒由非遗传人亲自监制手作,封坛窖藏了12年,每一滴都是岁月酝酿的芬芳香醇。
越藏越醇,足以传家三代。
年关将至,与家人共饮、甚至亲手封一坛珍贵的“女儿红”、“状元酒”,这份温暖的仪式,能慰藉风霜,喜庆人间团圆。
好的黄酒不仅喝起来馥郁微甜,你甚至还能从中品出荷叶、稻谷、阳光的香气。
非遗传人陈宝良师傅,把这打动人心的酒香,当做信仰去坚守、传承。
相对于机械酿酒的一年四酿,手工酿酒效率极低,一年只能酿一次。
每年夏伏造酒药30天,八月制麦曲30天,入冬制作酒母20天,再接着浸米20天。冬至,落缸开酿大酒,发酵、开耙还得90到100天…
就连酿酒用的缸,澄怀也是修修补补用了几十年,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酒魂
好的黄酒符合八字真言:有血有肉、形神兼备。
具体来说就是,水是黄酒之血,米是黄酒之肉,酿酒师的心和技,塑造黄酒之魂。
澄怀酿酒,米只用当年的精白大米,麦曲用的黄皮小麦也是千挑万选,再加上百年酿酒世家的秘制酒曲,加之鉴湖之水才能酿出合格的新酒。
陈师傅还提到:“每一个时令都有不容错失之处。”为此师傅们一年的时间全花在酒上。
初伏伊始采蓼草、制酒药。九月是做酒曲的好时节,这个时候做出来的叫做“桂花曲”,香气浓,味道好。
上等的酒,都要等到冬至前后才开始酿造。
能在长时间里保持低温发酵,实实在在地封坛、陈化,是机器赶工批量不能比的。
慢慢等待的岁月里,老师傅们与老厂的坚守颇令人放心。
酒成后还需经过48小时零下2℃冷藏,沉浸在酒液里十余年的风韵,一点点浮现。
一开瓶,酒香就漫出来了。喝起来温润不燥,甜度适中。温煮更是最养生的喝法。
1.5升装的黄酒,倒入陶制的盛酒器皿,浸泡在烫水里,五脏六腑都暖了。
关于为什么它能轻松的撂倒你的老丈人
因为不少第一次喝黄酒的人会被其柔顺的口感所蒙蔽,甚至将其视为饮料,但一般这样做的人通常会在桌上凉菜还没上齐的时候就溜到桌子底下了。
尽管度数不高,但黄酒相较于二锅头却更加醉人,因为黄酒里除了乙醇,还有多种高级醇和微生物,它们会在你的体内会继续生成酒精。
所以,把喝黄酒当成“一锤子买卖”的人,一般都会被其重塑酒精观。
编辑= 悟了一个空